AI中国网 https: //www.cnaiplus.com
工作中的京东物流智能机器人。 受访者供图
人工智能“国家队”今年扩编。8月29日,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的企业,京东、华为、小米、中国平安等10家公司入选,均是所人工智能行业的“领头羊”。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,入围企业最多的一年。
十家公司主导并侧重一个细分领域。除了智慧教育、智能家居等大众熟悉的领域,近年广受业界关注的智能供应链也进入名单,由在供应链领域积累多年的京东主导。京东集团同时被授予“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称号。
供应链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,包括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个环节。事实上,供应链的水平决定了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、产业协同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。而此次入选“国家队”,京东智能供应链打通生产、流通与消费各个环节,是其主要竞争力。
可将物流成本降低50%以上
相比发达国家,由于起步较晚、人才匮乏、资金受限等原因,中国的供应链发展水平相对落后。Gartner发布的2018 年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中,尚无中国企业上榜。
未来的竞争不是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竞争,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。对此,行业专家认为,建设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,从生产端来看,可以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、协同能力及服务支撑能力,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;而消费端则意味着用户可以享受到“好产品”、“好价格”、“好服务”、“好体验”,甚至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,全方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。
京东集团副总裁、京东人工智能事业部总裁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博士表示,供应链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,京东将以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NeuHub为载体,依托京东零售、物流、金融、云计算、IoT、大数据等能力和资源,共同建设智能供应链开放创新平台,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,降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槛。
以物流来说,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.1万亿元,与GDP之比为14.6%,较上年下降0.3 个百分点,但高出全球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,欧美国家普遍在6%-7%左右,而日本则仅为5%。降本增效、提高运行效率成为现阶段我国供应链发展的关键任务。
京东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,到今年618,京东物流启用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,全国23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投入运营。值得关注的是,京东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可将物流成本(对比社会化物流)降低50%以上,流通效率(对比社会化流通)提升了70%以上。
“京东通过精准销量预测和智能补货算法,最大程度地降低商品在物流体系中的仓储成本。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、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申作军教授称,京东利用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,实现最优商品存货布局,降低订单拆单率,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物料浪费,提高运输和投递效率。
智能供应链助力企业生产、运营
智能供应链时代已到来,企业需要打造全能型供应链。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、现代供应链之父、斯坦福大学教授李效良博士认为,在数字化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,企业需要有能够同时充当防守角色和进攻角色的全能型供应链,形成可持续的供应链创新,为其网络中的生态推动数以亿计的运营成本优化,京东今天的供应链战略体现着这样的社会担当 。
据了解,京东的智能供应链包括智能补货、智能定价、智能客服等领域,打通全环节。值得关注的是,京东智能供应链,通过开放链条上的各路关键节点,助力品牌商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;同时结合了双向数据链,快速反馈用户需求,给予品牌商生产、运营指导。
以京东和青岛啤酒合作为例,通过智能供应链,结合大数据、人工智能,系统能够了解不同区域对于啤酒的需求量,从而把库存部署到离需求最近的仓库,将商品迅速送达消费者手中。据青岛啤酒披露的数据,与京东合作以来,青啤的仓储周转降低了27.44天,滞销占比持续降低。
据悉,京东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从基础资源、能力支撑、应用生态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设计,形成“三三三”总体框架和任务,即夯实三大基础资源,创造智能供应链的运行条件;集成三大核心能力,以完全开放的机制支持智能供应链的应用开发;联合生态,以价值共创机制赋能三大应用场景,促进智能供应链的生态繁荣。
采写:南都记者 黄培
AI中国网 https: //www.cnaiplus.com
本文网址: